台東大武福安宮-百年神尊李府千歲

見證繁榮與落寞的當地信仰中心

福安宮經歷過破壞與重生

大武福安宮經歷過破壞與重生,流傳至今傳奇的民間故事與傳說就此展開。大武福安宮原供奉主神為土地公,土地公在以農為主的大武地區一直是重要的信仰之一。由原先最早的土角厝,期間經歷日治時期的破壞而後重生,再由大武村居民集資整建廟宇。大武福安宮對於當地居民而言,除了宗教信仰之外,更是一間具有歷史回憶以及大家茶餘飯後聚會的地方,在當地居民心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文 / 圖  李玫倉

日本人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圖為即將改姓日本姓氏的台灣青年,手捧祖先牌位準備拿去焚燒。(中時電子報,網路翻攝畫面)

「大武」於日治時期西元1920年(民國9年)設置區役場,1937(民國26年)年改設大武庄,劃歸台東廳台東郡管轄。戰後合併原台東郡蕃地部份設台東縣大武鄉,1946(民國35年)年將山地部分劃分出來,另設達仁鄉至今。在日治時期大武也經歷了「皇民化運動」,此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甚至必須改姓日本姓氏,家中祭拜的祖先牌位,也要集中焚燒,將「皇民化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維基百科,2019 整理)

 

日治時期,臺灣各地由於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其中對於宮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寺廟整理運動」了。1938年,由當時臺灣總督府召集各地方官舉辦會議,會議內容授權地方政府開始整頓寺廟。原因無它,一方面是根植臺灣人民敬神尊皇的思想,由祭祀廟宇改成參拜神社,將日式生活的概念徹底導入臺灣。而原本宮廟文化就與臺灣人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也就成為皇民化運動最大的障礙。另一方面,傳統信仰對於日人而言,就是「支那的信仰」,戰爭爆發後中國與日本處於敵對,所以必須徹底掃除有關中國的信仰,所以當時臺灣各地皆有發生毀廟毀神的事件發生。

 

福安宮據耆老董太太口述也不例外,當時面臨日人追殺式的毀壞,很多當地居民為了神像不被破壞,就偷偷的將神像帶回家中藏起來,造就當時落難神明藏於民宅的故事。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當時面對美軍轟炸,有顆砲彈打中了當時將王爺神像帶回家中藏身的那一戶旁的大排溝,奇蹟似的並沒有遭受波及。

 

相關的民間故事不勝枚舉,以當時大武地區的農業型態,福安宮扮演的不僅僅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同時也是居民的情感交流中心。農民看天吃飯,多半會在上工前或下工後到廟宇上香拜拜。一來是祈求神明保佑風調雨順今年可以豐收,二來是工作前到廟宇讓身心靈可以平靜,順便與鄰居交流情感。

 

福安宮在當地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遠遠大於宮廟祭祀的功能,無論是建醮或是居民至外地進香熱鬧的大陣仗與絡繹不絕的香客參拜,響徹天際的鞭炮聲與轎班的身影,福安宮見證了當時大武街繁榮的盛世,也看見了現在青年人口外移,只剩老人家在廟庭乘涼泡茶的落寞,但這段回憶,卻會永遠存在當地居民的心中。

 

Posted in 大武社區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